我生在重庆,一个只有江没有海的地方。而海南是一个国际旅游岛,众所周知这里的海景出了名,由此我就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够生活学习在这个美丽的海岛,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,于是2013年我填报了海南的永利集团,来到了海南岛,开始了我如期而至的老员工活。
正如想象的那样,在海南的四年我过得很潇洒、很惬意。我热爱摄影,于是我做了四年的摄影工作,攒下了不少作品,课余也参加了不少的大型活动,比如海天盛筵、腾讯棋牌年度盛典等等。
尽管在工作中得到了很多锻炼,见到了很多从未见过的大场面,也能赚一些零花钱,生活学习也算过得不错。但是,我的专业课学习却由于怠慢没有多少长进。特别是在口语方面,差到人家都不相信我学了四年的俄语,毫不夸张的说可以用“哑巴俄语”来形容。在大学的前三年我一直都是处于这种失衡状态,等到大三的那个暑假,我才突然之间醒悟过来,我一直都抛弃了我来上大学的初心。在这个年龄最应该的是努力,是奋斗,毕竟越努力越幸运!我问我自己:快大四了,难道就要这样毕业,出来工作?那我大学四年的俄语岂不是白学了?我的大学岂不是白上了?然后我就一直在在思考,在考虑接下来的路,我到底该怎么选择。
一直以来我就有想出国读研的想法,因为我很想去国外体验不一样的生活,于是我跟我父母商量,起初他们的态度完全反对的,他们的思想比较传统,他们考虑的更多的是当前的现状,希望我能早点工作,毕竟家里经济也并不好,但经过很长时间的沟通协调,反反复复的劝说,他们的态度才略有好转。
申请国外的学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,更何况是我自己申请,不找中介老师帮忙。于是我开始百度,游走在各大网络贴吧,希望可以对学校有更充分的了解。最后在权衡经济水平与学习效果平衡的情况下,我选择了喀山联邦大学。
因为没有找中介老师,所有的材料都得自己经手,为了节约钱,公证的翻译也得我自己做的,我只记得那段时间很苦,白天上课,晚上准备材料,很多时候都是凌晨三点多睡觉。尽管我本科专业是学俄语的,很多东西我能自己翻译,但很多东西,真的很难像本国人一样翻译的准确。而公证的东西是绝对不允许出错的,所以我必须花足够的时间去翻译、校对。
材料提交完毕之后,又等了一个月我才收到了邀请函,然后我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准备签证、买机票。没有对接老师,就这样茫然的去外办办入学。在这过程中,也遇到了不少中国人、俄罗斯人的帮助,我就只花了两天,就办完入学入住大运村了,我真的由衷地感谢在异国帮助我的人.
刚来喀山的前十天,我几乎是完全不适应的:
一方面,在重庆是不下雪的,加上我在海南读了四年的大学,海南四季骄阳。作为一个从未见过雪的人,来这真的觉得太冷了。大运村又管得严,我的性格其实很不喜欢这么拘束的生活,这与国内的那种自由简直是天壤之别。
另一方面,因为我学过俄语,有一定的基础,所以我是作为插班生进入班级的,这个班大部分都是外国员工,有阿拉伯、越南等等国家的员工,刚来的时候上课老师与同学们的对话我可以说是完全听不懂的,但好在上课的内容我都学过,所以还算幸运。
过来没学习几节课,就参加了第一次的考试,成绩也还不算差。
不过,到了这边之后,我就越发感觉自己的口语真的很差劲,我都不好意思说我自己学过俄语,所以课外我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去练口语。虽然我知道留学的路不好走,我还有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去努力,但是我坚信越努力越幸运。
其实,起初将自己的经历写成文章的时候,我内心是拒绝的,因为我觉得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而又必须做的事,但最终还是写下这篇文章,只是想与大家分享一些经历,与君共勉:
1、越努力,越幸运,不管多么难的事,只要你坚持去做了,不管成功与否,你在经历,你也在收获;时间在走,你在变。
2、一定要知道自己要什么,喜欢什么。不管怎样,一定要趁着年轻去奋斗试试,说不定就成功了,毕竟这个社会是真的有很多人都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。
3、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,但一定是最直接的出路。
4、努力不怕晚,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努力的自己。
5、等到我们出了社会,就会有两个东西在支撑我们,能力与人际。所以,一定不要只学习,也不要只社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