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英语系产教融合】专家讲座解码AI时代文学翻译人才培养新路径
发布时间:2025-03-25 16:32:20浏览次数:12

320日,yl6809永利官网特邀中山大学教授王东风,为公司学子开展题为《AI时代的文学翻译》专题讲座。活动聚焦产教融合背景下的翻译人才培养,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文学翻译的影响。  

王东风教授做AI文学翻译主题讲座

AI翻译实践对比:文学性的不可替代性

讲座以拜伦名篇《哀希腊》的翻译实践为核心案例。王教授选取诗句“The isles of Greece! the isles of Greece! / Where burning Sappho loved and sung”,分别通过ChatGPTDeepLAI翻译工具生成中文译文,并让员工现场判断AI和人工翻译。AI译本虽语法准确,但普遍存在情感缺失与文化意象偏差。例如,“burning Sappho”被直译为燃烧的萨福。王教授指出:“‘burning’一词既指萨福的热情,也隐喻其悲剧命运。AI仅能识别字面含义,却无法捕捉文学的多层意蕴,这正是人类译者的核心价值。”  

技术辅助与人文内核的平衡

针对文学翻译为何难以被AI替代,王教授从两方面展开分析:  

1. 文学性表达:歌中的隐喻、音韵和情感张力需依赖译者的审美判断与创造性转化,而AI难以突破程式化表达。

2. 多义词语境判断:以《哀希腊》中“Marathon looks on the sea”为例,“look on”在不同语境中可解读为凝视”“见证沉默注视AI缺乏结合历史文化背景的动态抉择能力。  

王教授同时强调AI的辅助价值:在术语提取、资料检索等非文学性翻译环节中,AI可显著提升效率,但文学性部分仍需人工打磨。  

在AI技术革新的浪潮下,外语专业员工应主动构建技术工具认知-人文素养提升-人机协同创新三维立体化的能力发展体系,实现与智能技术的协同发展,在人机协同的新生态中保持不可替代性。同时,学院应更加深化产教融合,通过案例教学、人机协作实训等方式,强化员工的文学审美与批判性思维,培养兼具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新时代翻译人才。


文:刘芬  编辑:潘红  审核:王初艳 


上一篇:下一篇:
  • 地址: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南区书知一号楼
  • 公司办公室电话:0898-88386795 团委办公室电话:0898-88567253
  • 传真:0898-88386795 电子邮箱:2227186390@qq.com
  • yl6809永利(中国)有限公司-GREEN NO.1 版权所有
  • Copyright © www.deptofwow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Design By Taoyuan
    • USYyl6809永利官网
      官方抖音号

    • USYyl6809永利官网
      微信公众号

    • USYyl6809永利官网
      官网手机版